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4:25    次浏览
明时,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,一天,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,他坚决不受,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。于是,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,以后凡是送礼者,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。从此,再没人自讨没趣了。“悬鹅示众”的周新留给我们的是一张冷酷无情的脸:香肥冒油的一只烤鹅,送礼人的一片心意,或本无事相求,只是以礼相交,却毫不领情,冷脸以对,并高悬屋后,以示众人。如此之举,即使放到现在一些人也会视为不尽人情,讥其不合时宜。历史上的周新改任监察御使后,由于敢于直言,尤其对违法乱纪的官吏敢于不讲情面地揭发弹劾,贵戚们对他都很害怕,称他为“冷面寒铁”。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,小孩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奔逃躲藏起来。周新的“无情”,与当下官场一些官员的“多情”形成鲜明对比。有的官员深谙“权力不用,过期作废”之道,善交朋友,广结人脉。把人际关系视为“官场成功学”,大讲江湖义气,左攀右附,投桃报李。与商人勾肩搭背,称兄道弟;为亲朋当老好人,不讲原则;做事情左右逢源,八面玲珑。而这样的干部,却常被人看做“官场宠儿”、“情商高手”,讲义气,会做人,吃得开,有能力。仕途往往春风得意,一路升迁。“冷面寒铁”的周新被人诬陷含冤去世后,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,为他立碑、立祠、修庙,在编写《浙江通志》时,把他列入“名宦传”,把他故居所在地的街巷(高第里)易名为仰忠街。而这一切正是缘于周新的“有情”:周新在判案上心细如发、体察入微,倾注为官尽责之“情”;周新在对待百姓上,刚正忠直,为其雪洗冤屈,尽显爱民如子之“情”。他的“无情”是对手中权力的敬畏,明白慎独慎微、防微杜渐的道理,才会在判案时排除物欲的干扰;是清楚自己身上的职责,坚守“心不动微利之诱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”,才会在用权中没有人情的掣肘。而那些表面看上去“多情”的干部,习近平说 “以利相交,利尽则散;以势相交,势去则倾”。他们的“情”实际上只是对“权”和“利”的追逐,如游食之鱼,有利趋聚,无利散离;他们的“情”是对党纪国法的践踏,是对群众利益的漠视。最后只能落得个百姓唾弃、众叛亲离、身败名裂的“无情”结局。“无情”与“有情”,值得为官者深悟。(张学迁)